2025-09-03 00:41:06

【西农学子三下乡】科技润沃土,滴灌惠民生

2025-09-02 15:28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3208

图/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石家庄市滴灌技术应用调研团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石家庄市滴灌技术应用调研团走进河北省赞皇县葛沟村,开展以滴灌技术为核心的实践活动。团队通过精准调研与本地化推广,探索适合当地的节水增产方案,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一、立足地理气候,精准分析滴灌技术

河北省赞皇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500毫米左右,季节分布不均。葛沟村位于丘陵地区,耕地多为坡地,传统大水漫灌方式下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目前,农业节水技术主要包括滴灌、喷灌、渗灌等。其中,滴灌技术因其能将水分和养分直接、均匀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具有节水效率高、适应复杂地形、便于实现水肥一体化等优势,成为解决葛沟村水资源短缺与农业发展矛盾的最优选择之一。

图为葛沟村航拍影响图

二、深入田间地头,系统调研“把脉问诊”

调研团将科技兴农作为此次实践的核心任务。队员们深入田间,采用“问卷调研+实地测量+农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葛沟村采用传统漫灌与滴灌模式的不同田块进行了系统调研。他们详细记录并对比分析了作物种类、种植面积、施肥量、灌溉用水量及产量等关键数据,科学评估滴灌技术的实际节水率、增产效果与综合经济效益,为技术优化推广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图为调研团采访村民相关问题

三、聚焦痛点难题,开出本地“科技处方”

面对农户集中反映的“设备成本较高”、“向储水罐加水不便”、“副管易损使用寿命短”等现实问题,调研团结合葛沟村地形与主导种植结构,积极思考对策。他们不仅提出了引入模块化滴灌带、探索智能节水控制系统等建议,还向农户们详细介绍和推广了节水节肥、省工省力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旨在设计出一套更贴合当地实且经济实用的滴灌技术本地化推广方案,让高新技术真正扎根乡土,惠及于民。

图为农户所用滴灌管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团将课堂学习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智慧服务乡村,用汗水诠释担当,为葛沟村带去了技术知识和青年视角,更在广袤的田野上收获了新知、锤炼了本领。


责任编辑:胡编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浙江生活报"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