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 11:15:19

退休校长程召库:扎根乡土谋振兴,打造 “农业 + 多业态” 融合发展新样本

2025-11-04 14:28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4203

从深耕教育 41 载的中学校长,到投身乡村振兴的企业带头人,67 岁的锡伯族党员程召库,用 “教育者的远见” 与 “实干家的坚韧”,在哈尔滨双城区开辟出一条 “中医农业 + 康养 + 教育 + 文旅” 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他创办的哈尔滨樱桃红酒业有限公司,正以樱桃产业为纽带,编织着 “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 的三农生态产业链蓝图。


教育人转型 “新农人”,41 年教龄沉淀乡村振兴新思路

“讲台是教书育人,田野是滋养民生,本质都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程召库的话语里,满是教育者的情怀与担当。

作为拥有 39 年党龄、38 年校长任职经历的中学高级教师,程召库曾斩获双城区以上教育类奖励 47 次,主持完成哈尔滨市 “十一五” 重点课题《初中学生潜能激活与开发》,发表 5 篇学术论文 —— 这些教育领域的积累,成为他后来投身乡村振兴的 “独特优势”。

“农村的发展,缺产业、缺思路,但不缺潜力。”2018 年,60 岁的程召库放弃退休后的安逸生活,创办哈尔滨樱桃红酒业有限公司。事实上,早在 2008 年,他就已开始培育樱桃新品种;2014 年,又研发出樱桃保健酒与饮料,为产业落地埋下伏笔。“从教育到农业,变的是领域,不变的是‘激活潜能’的思路 —— 既要激活土地的潜能,更要激活农民致富的信心。”

“中医农业 + 多业态”,构建乡村振兴全产业链生态

走进公司位于双城区西官镇西官村的樱桃苗木繁育基地,60 亩樱桃树长势正盛。“这里只是起点,三年后可繁育樱桃苗供栽十万亩,能带动上万农户增收。” 程召库指着苗木介绍,基地采用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朱立志研究员团队的 “中医农业” 技术,从种植端保证农产品的生态品质。

在程召库的规划中,单一的樱桃种植只是 “链条的一环”。公司构建的 “三农生态产业链”,以中医农业全产业链(樱桃、大米、玉米等)为基础,融合康养、中医、1-15 年一贯制私立学校、研学基地,最终目标是建成 “八旗樱桃康养小镇”。

“乡村振兴不能只解决‘吃’的问题,要把就业、住房、康养、就医、上学这些‘老大难’一起破解。” 程召库坦言,企业使命直指乡村振兴八大难题,而支撑这一目标的,是实打实的产业进展:现有6 万斤樱桃基酒储备,研发出 “樱萄密 我爱你” 功能饮料;2024 年 12 月与苏宁、京东达成战略合作,打通线上销售渠道;2025 年 4 月成功入选中央政府供货商入库企业,军队采购资质正在申请中;新华社《品牌观察》栏目也已启动对企业的跟踪报道。

专家赋能 + 全民参与,为乡村振兴注入 “硬核动力”

“做产业要靠技术,谋长远要靠团队。” 程召库深知,乡村振兴不是 “单打独斗”,必须汇聚多方力量。

技术层面,公司组建了 “顶尖智囊团”:除朱立志研究员外,还聘请中医农业实战专家、山东寿光农技师付忠负责农业技术落地;邀请中小企业上市服务联盟首席顾问于浩天团队,为企业资本化运作与上市铺路。“我们要让‘中医农产品’有技术、有标准、有市场,让樱桃酒从‘地方特产’变成‘国家认可的优质产品’。”

资金与参与度上,程召库创新提出 “全民参股” 模式:动员党员、干部、教师、农民参与投资,鼓励村委会、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以资金入股形式加入,形成 “人人都是乡村振兴参与者” 的氛围。


十年目标剑指 “全国典范”,让乡村振兴成果走向世界

谈及未来,程召库的规划清晰而坚定:未来十年,在双城区建成中医玉米、中医大米、中医有机肥厂等中医生态农业体系,推出《中国樱桃酒》《中医农产品》《天云家长学校》三大平台,让中国的中医食疗文化、酒文化通过平台走向世界。

“还要和东方旅游合作,打造田园研学、亲子康养、生态游项目,让‘八旗樱桃康养小镇’成为哈尔滨的‘乡村名片’。” 程召库说,更长远的愿景是通过北京师范大学《趣味课堂》《模型解题法》《无师自通》等软件,实现探索中国早教自学成才新路、让世界通过 “中国美食、中国文化、中国美酒” 认识乡村振兴的 “中国方案”。

“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是东风,各级领导的支持是保障,全民参与是底气。” 程召库坚信,只要群策群力,双城区一定能成为全国产业振兴乡村的典范,而他这位 “退休校长”,也将在这片乡土上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 “振兴故事”。



责任编辑:刘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浙江生活报"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