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8 21:18:11

海尔消费金融:树立理性消费观,远离电信诈骗

2023-03-14 12:29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3525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将犯罪魔手伸向了网络,各类电信诈骗层出不穷。目前社会上比较常见的电信诈骗有哪些呢?犯罪分子是如何实施诈骗获利的?对此,海尔消费金融整理了7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教大家如何识破这些伎俩。

第一种:假冒身份诈骗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收集用户信息,伪造社会资料仿冒他人,巧用借口骗取钱财。最常见的是在QQ或者微信上冒充亲友,编造各种理由借钱、转账。除了冒充亲朋好友,诈骗分子还会冒充公检法人员,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并自称是公职人员,恐吓受害人涉嫌重大刑事案件,致其失去理智陷入恐慌,并要求提供银行财产情况。

第二种:虚假金融理财、金融信贷诈骗。这类诈骗手段,犯罪分子通常以高额的理财回报为诱饵,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上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虚假投资理财的信息。被诱导投入大量资金后,受害人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再与对方交涉时,发现已被拉黑。

第三种:高薪网络招工兼职、刷单诈骗。这类诈骗,犯罪分子以提供工作轻松且高薪报酬的职位,要求应聘者前往指定地点面试。当受害人到达指定地点再次拨打电话联系时,犯罪分子不露面,声称受害人已通过面试,只需要向指定账户汇入一定的培训、服装、入职押解等费用后即可开始上班。步步设套,骗取钱财。

第四种:电商诈骗。不法分子冒充购物平台客服或快递客服来电、发送短信,称受害人购物订单异常或快递在运输途中丢件、损坏,需办理退款手续。添加微信、QQ后,先向受害人了解其支付宝芝麻信用分,诱骗其开通借贷账号并贷款,谎称受害人贷到的款项是退款,因退款客服操作失误不小心退多了,让受害人扫码退还多余的款项,从而骗取钱财。

第五种:虚假中奖类诈骗。犯罪分子借助网络、短信、电话、邮箱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以巨额奖金为诱饵,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油资、税费等才能得到奖品实施连环诈骗,诱骗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转账。

第六种:低价海外代购正品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假网站,以价格非常优惠为诱饵,低价“海外代购”,等受害人付了代购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理由要求加付“关税”。遭遇这类诈骗的,轻者钱去货空,骗子卷走商品款后被拉黑;重者还被购物网站的“伪客服”称店铺缺货要退款为由,骗取银行卡号及动态密码等信息。

第七种:散布虚假内部消息入会即可挣钱诈骗。诈骗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虚构信息,“内幕消息”“涨停股”“短线黑马”等诱人字眼,实行会员制,通过注册会员,预测中奖号码,收取会员费、保证金、税金等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诱使受害人上当而实施诈骗犯罪活动的。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一)克服“贪利”思想,不要轻信麻痹,谨防上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犯罪分子实施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及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不要轻信,一定要多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二)不要轻易将自己的个人资料和家庭信息泄露给别人。对于家人意外受伤害需抢救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着急恐慌,轻信上当,更不要将“急用款”汇入犯罪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

(三)遇到疑似电信诈骗时,不要盲目轻信,要多作调查印证。对接到培训通知、冒充银行、公检法机构等声称银行卡升级和虚假招工、婚介类的诈骗,要及时向本地的相关单位和行业或亲临其办公地点进行咨询、核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培训类费用一般都是现款交纳或者对公转账,不应汇入个人账户,不要轻信上当。对于来电声称是公安、检察、法院、银行等的电话号码,务必多方印证,尝试回拨电话核实,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改号软件等手法冒充电话号码。

(四)正确使用银行卡及银行自助机。到银行自动柜员机(ATM、CRS等)存取遇到银行卡被堵、被吞等情况,认真识别自动柜员机的“提示”真伪,千万不要轻信和上当,最好拨打自动柜员机所属银行电话的客服中心了解查问,与真正的银行工作人员联系处理和解决。

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性犯罪,再高明的网络诈骗技术也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海尔消费金融呼吁大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诈骗犯罪手法新变化,提高自身警惕性,不让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责任编辑:卢编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浙江生活报"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